反转
在观影之前,就听闻片中反转甚密,三步一小个,五步一大个,那么不妨来盘点一下,我还记得的那些。
- 更夫丁三旺诬陷王彪指使自己变更打更时间点,王彪气急败坏欲砍丁三旺,却为孙均所杀;
- 此处王彪显得有些愚蠢,一击不中,竟然意图再出手;王彪之死,稍有些强行,但也不算说不通
- 丁三旺看似受到张大的「感化」,承认金国来使乃是自己所杀;
- 我原以为丁三旺是打辅助的,没想到丁三旺就是刺客本客
- 丁三旺看似配合调查,带着众人前去「取信」,但是突然挟持张大,意欲逃走,又故意给孙均射杀他的机会;
- 我确实以为石狮子下面藏着信的,但没想到丁三旺反手劫持人质,更没想到劫持人质是为求死、逼反孙均
- 金人翻译官试图离开营地,痛揍孙均,以「走狗」臭骂之,孙均在此时竟然忍让,反而是张大直接出手斩杀金人;
- 张大倒也通透,有汉族男儿的血性,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便杀了,还能糊弄金人说使者两人根本没见到,脑筋转得很快
- 张大见线索中断,故意提到「再」字,好借故去下人生活区,结果去完了又说不确定听没听到,四个人凑在一起玩了一通「再」与不「在」的文字游戏;
- 我确实以为张大是想要破案的侦探人物,也确实是认真提出了这种可能性,结果后边目的达成就玩上了
- 原以为车夫刘喜和张大是对立面,但实际上是张大的同志,同时也点出丁三旺是同志;
- 到这里,我才清楚张大既不想破案,也不太在乎活命,他的目标是干掉秦桧
- 刘喜直接冲动地前去刺杀何立,告知张大桃丫头是自己的亲女儿,交代后事;
- 这个冲动的决定可能也有点强行,但也是剧情继续推进的需要
- 刘喜不敌何立被擒,信件落入何立手中,从前述的冲动来看,刘喜应是没有对何立知晓自己的软肋(即女儿桃丫头)有准备,故大破防、交代计划;
- 我能料到刘喜白给,但是没有料到何立知晓他和桃丫头的关系,也就没有料到何立能使刘喜就范,进而得知计划、燃放烟花
- 武义淳、孙均、张大三人凑在一起,武义淳强迫孙均将他从何立砚台下偷取的信件取出共享;
- 本以为三人会聚在一起冥思苦想要怎么扛过去,结果没料到何立桌上的白纸是障眼法,推理过程合理
- 三人谁也不敢看信件,又怀疑是金文写就,于是要找人代读,找来的瑶琴冰雪聪明,料到知晓信件内容者不可活,干脆吃掉了信件;
- 总体合理,只是没想到瑶琴如此果断作出如此决策,让自己等同于信,可保暂时的性命
- 武义淳确实没有伤害瑶琴的理由,反而有利用她的想法,于是都盘算好了要尽快带她跑路去临安(南宋都城),不过孙均果断安排张大看门,自己找到何立,何立与秦桧做好准备,前来要人;
- 武义淳动作虽快,但其他几个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武义淳可能看上瑶琴,眼神一直都色眯眯的,应该不仅有正经的想法
- 孙均、何立被武义淳拦下,再加上张大四人一同喝茶。武义淳掏出了御赐金牌,竟是隐忍两年而不发;
- 虽然武义淳武力值很低,但的确也不能说他是酒囊饭袋,同时他也不是和秦桧一条心的
- 何立和秦桧倒是也料到武义淳有金牌,于是另有宰相手谕来克制,不管瑶琴是否被带走,都要先审问一番;
- 武义淳虽然不是饭桶,但秦桧等人更加奸诈
- 几人判定好了权力大小,于是武义淳妥协,孙均先入房看,结果「瑶琴」上吊自杀了;
- 我确实以为上吊的是真瑶琴,但是我没想通瑶琴有什么自杀的理由
- 孙均、何立、张大本已灰溜溜往回走,一盘算,确定瑶琴吃了信,便决意要剖腹,回头一看,上吊的既不是瑶琴,也不是自愿;
- 这一处确实妙,更显出武义淳确实是有想法的,使了一招狸猫换太子,也为后续的煽情戏奠定了合适的基础
- 几人折返,一番推理,张大确定瑶琴不可能离开,最终锁定瑶琴藏身的屋子,孙均正要刀劈门锁,武义淳贱贱地表示自己有钥匙;
- 属实是把我逗乐了,这个桥段很有喜剧效果
- 几人一番推让,竟是让张大去劝说瑶琴,张大把几人喝走远离,然后就同瑶琴互诉衷肠,上演一段情感戏,点明参与人员的冲动性、瑶琴以死明志的决心;
- 现在回想,其中也应该有何立故意为之的成分在
- 瑶琴确定会被带去面见秦桧,张大劝说武义淳协助瑶琴刺杀,武义淳那容易被人抽走的刀内竟然还藏有匕首,而且在瑶琴被安检完毕后成功塞给了她;
- 到这里,影院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我依稀觉得瑶琴还真有刺杀成功的几率
- 瑶琴冲动地刺杀了假人,于是被拿下,何立开启名侦探模式,成竹在胸地点出张大和瑶琴的关系,迫使张大破防,承认丁三旺、刘喜、瑶琴的刺杀流程,顺便再干掉武义淳;
- 剧情走到这里,觉得张大一方已经没办法翻盘了,但是还想看看他们要怎么处理这种绝境
- 孙均主动争取了戴罪立功的机会,刑讯逼供张大和瑶琴,张大曾作为岳家军的身份败露;
- 于是张大刺杀秦桧的动机、人品蜕变的原因得到了解答,当然最后我们知道张大等人的终极目标不是干掉秦桧
- 孙均用刀割去张大背上的「精忠报国」,同时利用瑶琴给张大施压,张大决定招供,瑶琴表现出大失所望;
- 割「精忠报国」那一个场景真的很揪心,每一个知道那段历史的人都很清楚这四个字刺在背上的分量,割去它,再配上劝供的话语,是真有点让人破防的,事已至此,如何可能翻盘?
- 翻盘的转机在于何立的贪欲,他很聪明,但也有自己的算盘,希望拿到秦桧的把柄,而这个把柄需要借助瑶琴获取,于是瑶琴借机提条件,要求亲手干掉张大,结果猜对了何立匕首上机关的正确用法,与何立来了一波极限一换一;
- 至此,秦桧之下,再无大官,秦桧想要知道的信件正文也无从获取了。就前述的事件走向,以及何立对自己匕首机关的信心来看,他有理由大意一些,因为他一直是在各种时机展示匕首和「用法」,来误导其他人去猜红蓝,确实是玩心理的高手
- 张大和孙均关在牢里,张大告诉孙均,孙均才是计划的最后一环,因为孙均并没有真的削掉「精忠报国」纹身,也没有真的让军士侵犯瑶琴,说明孙均并不甘为秦桧的走狗,与何立不同。两人拟定计划,秦桧果然上套,只带了一个仕女过来看张大默写的信;
- 在这里,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事情能够得到结束,计划会成功,秦桧会伏诛
- 张大高呼「动手」,为聋哑仕女绿珠所阻,受伤倒地,孙均只挣脱了枷锁,没有出手。张大伺机再上,孙均直接挡在秦桧前面用肩膀受了张大一刺,以表衷心;
- 这一环确实有些说不通处,本已拟定计划,如果要击杀秦桧,则这是最好的机会,二打二也很有胜算,孙均却不仅没有出手,反而对秦桧示好。但是看孙均和张大的交流,孙均绝对也不是做走狗的料,那么想来两人有更大的计划,这是唯一的解释
- 孙均终于得到秦桧信任,爬到秦桧之下、众人之上的高位,面见秦桧,索要笼中黑信鸽,并借助此道具以受伤为代价斩杀两仕女,亮出真实目的:岳飞在狱中留下的遗言,然后用刀顶着秦桧的后腰让全军跟着他复诵《满江红》;
- 到这里,张大一方的目的水落石出,是要让可能被历史埋葬的岳飞遗言重见天日、流传世间,而知道它的也只有秦桧一人,所以秦桧是不能被直接干掉的
- 电影剧情达到高潮,秦桧慷慨激昂地背诵《满江红》,全军男儿气势雄壮地复诵,孙均等人的目的完美达到了;
- 这里确实有些怪,秦桧一个否定岳飞理念的大奸臣,为什么背诵《满江红》是那样一个手舞足蹈而情动的状态
- 孙均和「秦桧」走回屋内,「秦桧」自杀,对孙均耳边说了最后一句话——「我终于做回了自己」,孙均知道,眼前的「秦桧」只是替身;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秦桧背词状态和人设不符的问题,这个替身分明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 戏剧性的是,真秦桧并不会背《满江红》,而阴差阳错下,只有假「秦桧」能背。孙均最终没有杀秦桧,而是将他和替身的尸首绑在一起,然后传令全军不得觐见宰相,自己带着两个亲信跑路,剧终。
- 很有意思,尸体死不瞑目地盯着秦桧,仿佛万千的冤魂都在看着他一样
配乐
B 站用户 RCRC 涛 在评论区提供了如下信息:
第一个唱段来自曲剧《包公辞朝》,讲述了兵部司马王昌为夺江山,勾结辽邦,诬奏杨家谋反弑君,宋王将杨家满门问斩。包拯闻讯前往营救,先在午门怒打王昌,继而金殿辞朝,归隐田园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包拯在午门外怒打拦路王昌的一段唱。
第二个唱段来自豫剧《包青天》,讲述了包拯为民伸冤处死不事双亲、杀妻灭子、停妻再娶欺君的附马陈世美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包拯依法升堂,细述陈世美罪状的一段唱。
第三个唱段来自豫剧《打銮驾》,讲述了包拯在十官力保下前去陈州调查国舅克扣赈粮、强抢民女的案件。在出京前夕,国舅之妹贵妃僭乘皇后銮驾摆置在包拯必经之处欲使其闯銮驾而获罪。包拯识破其计,将銮驾打退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包拯向贵妃陈述奏章竭力保荐包拯查案的十家朝官的一段唱。
第四个唱段来自豫剧《包龙图坐监》,讲述了宋朝太师庞吉之孙逼婚投亲途中的陈氏母女,因陈母被杀而构成凶案。包拯闻知易服出朝,骑驴算卦为名,从县衙里的伙夫婆口中取得了一手资料,引出了自己学生高守正受贿的实证。当夜包拯坐监,询问案情,最终真相大白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高守正不认老师包拯,并以「咆哮公堂,冒认官亲」定罪下南监后包拯的一段唱。
第五、六个唱段来自豫剧《探阴山》,讲述了少女柳金蝉被无赖李保诱喜鹊桥边,逼婚不从被缢而死。知县冤枉并绞死发现此事的书生颜查散。颜死后立尸不倒,颜仆告状于包拯。包拯下阴曹直达五殿,查得生死簿上注明柳被颜所缢。包不信,再至阴山,访问柳鬼魂,得知判官为李保母舅,因袒李私改生死簿。后包拯铡判官,捉李保,柳还阳与颜完婚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包拯下地府时与阎王对唱和所见有感而发的两段段唱。
第七个唱段来自豫剧《五世请缨》,讲述了 107 岁高龄的佘太君在寿诞之日,得知其孙子杨文广边关被困。兵部主和,杨府主战,佘太君带领八个儿媳、两个闺女和孙媳穆桂英等及重孙满堂,五代人上殿请缨,奔赴疆场,平定西羌,得胜还朝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佘太君点兵出征时的一段唱。
第八个唱段来自豫剧《穆桂英挂帅》,讲述了离朝带领全家转回原郡的佘太君心系国家安危,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的故事。影片中借用了老年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出征的一段唱。
第九个唱段来自豫剧《穆桂英挂帅》,影片中借用了反派王强计划让儿子执掌帅印,进而残害忠良,独霸超纲的一段唱。
演员
好多都是熟面孔,但是没有出戏的感觉,大家全程都演技在线。和《三体》电视剧一样,女演员选角都很好看,我很高兴。
愣是要我找瑕疵的话,大概要数易烊千玺的体型,太过瘦削。对于一个多年驰骋沙场的武将来说,他有些太瘦了。我对小鲜肉一向不感冒,很多名字听了很多遍,但是和人脸对应不起来。一来,我对除了帅没有别的突出优点的男演员没有任何兴趣;二来,小鲜肉一直以来的操作让我反感,下意识地尝试忽略他们的存在。
看了《流浪地球 2》视频下方的相关评论,我才想起来易烊千玺和国家话剧院的故事,当时闹腾得还挺大。很简单的推理是,如果我是易烊千玺,如果我确实是凭着自己的能耐干干净净地考进去,既不会道歉,也不可能放弃资格。下面简单分析下他的道歉文(全文 点此 查看)。
在事件没有官方结论之前,我尚无解释的立场。
作为当事人,如果自己完全合规合法,怎会没有解释的立场?根本不需要什么官方结论,谁胡说八道,直接律师函寄过去!咱们中国一些青年艺人可懂律师函了!
过程中,我从未与国家话剧院的老师协商或讨论任何涉及「萝卜坑」的事,也从未使用任何所谓「走捷径」的方式来获取名额。
按理说,如果确实没有一丝一毫的这方面考虑,则不应该把对象和动作阐述得如此具体,不是国家话剧院的「领导」,而是「老师」;不是「谈论」,而是「协商」,这些用词太过于精确讲究。对于方式,描述词是「所谓『走捷径』」,而不是「不合规」。不合规的方式可能更加复杂、代价更大,那就不是走捷径了,而是绕远路但能抵达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以上是基于文本的分析,没有实际证据,故可能不符合事实,只提供一种解读、一种可能性。
……种种谣言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荒诞与恐惧……
我公平参加了考试,我一清二白,我有不小的事业,我有那么多喜欢我的粉丝,现在有人要诬陷我,我感到恐惧。我了个大草,我什么也没做错啊,谁搞我家人我送谁上法庭啊,怂个屁啊!
……因为自己的举动让大家感到被冒犯和不满……
如果一切合规合法,谁感觉被冒犯、谁感觉不满,就是谁的问题,鄙人何错之有?合着学渣应该认为学神「抢」了他的清华北大名额是一种冒犯;应该不满于学霸考上 985 抢了他的好机会是吧?
考国家话剧院是很多中戏学生的梦想,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也不例外。
梦想如此轻易就被宵小造谣而放弃了吗?难道不应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老子有那个水准,也按规定参加了选拔,谁敢拦着老子合法合规去国家话剧院工作,我就「砍」了谁,这才是对梦想应有的态度。
所以,这篇道歉文虽然文辞很漂亮,看上去也很谦逊、诚恳,但在本底逻辑上,根本是狗皮不通,自相矛盾。
疑似文盲、法盲
下列因素大幅降低了我对电影《满江红》的主观评分。
全词海报
先来看这幅 海报:
我怕官方将该海报删除,所以特地存了下来,海报下的评论区说得已经很到位了,主要问题总结一下就是:
「怒发冲冠」的「发」,繁体应作「髮」而非「發」,后者适用于「发财」等义。整篇书写(根本不能算书法)的文本繁简夹杂,用笔粗狂草率,故有人曰「书法反面教材鉴赏」。
对于《满江红》这样一篇经典的宋词,又是爱国作品中的典范,是不可不以最大的敬意去书写的。执笔人即便不是书法专业人士,也理应求助懂行的顾问,以避免出现一些轻而易举就能发现的明显错误。以这样的态度做事,很难想象剧组是以什么精神状态在参与这部电影的制作和宣发。
微博宣传文本
原文 点此 查看,右上角的「∨」按钮点了以后有个「查看编辑记录」,就能看到了:
微博下面清一色全都是在喷这个断句,「靖康之耻」,都拿这个主题拍电影了还整不明白?还靖「康耻」?脸都不要了!对先烈有敬意的人认认真真做出来的事,不可能是这样的。B 站有个 UP 主,图文讲解了上甘岭,我看得津津有味,眼中常含泪水,优秀的作品,也许真的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东西,我们能看得懂。
电影的英文标题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怀疑电影的英文标题也是粗制滥造的逐字翻译产物:
- 满 = Full
- 江 = River
- 红 = Red
许渊冲先生采用的翻译是「The River All Red」,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则译为「Red All over the River」,如果不好译,拼音的「Man Jiang Hong」也并非不可。「Full River Red」则是一些美国的汉学研究者采用的翻译1。从翻译的来源和思维来看,前面三个选项是中国人思维的产物,而「Full River Red」则是美式思维的产物,作为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作品,我认为「中体西用」是更好的做法,虽然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怎样使用它,是每一个使用者的权利,比如「Long time no see」,不也堂而皇之地普及了吗?我们有权利也有能力重新定义英文的用法,为什么不做呢?多一点文化自信不好吗?
以夷代华
片中,刘喜和张大约定以烟花为信号,但请注意,电影中的台词,对烟花的称呼一律是「花火」,而「花火」是日语中对烟花的称呼(读作「はなび(Hanabi)」),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就叫《打上花火》,在央视翻奏演出时,就译作《烟花》。但我也挺担心出现误伤的情况,万一我们古代确实有不少作品将烟花称作「花火」,那岂不是错怪了?所以我简单搜索了一下关键词「花火」,大致有以下结果:
- 《五灯会元》卷第十二:「石女簪花火里眠」;
- 《五灯会元》卷第十七:「雪里梅花火里开」;
- 《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四、四十四、四十五:「优钵罗花火里开」;
- 《扬州画舫录》卷四:「绣花火烧」;
-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灯花火树」;
- 《一层楼》第五回:「银花火林」;
- 《熙朝新语》卷三:「红门花火记」;
- 「银花火树」,出处有:《扬州画舫录》卷六、《铁崖乐府》卷十一、《全宋词・魏了翁》、《皇清秘史》第一百一回、《宋代宫闱史》第二十五回、第四十九回、《花月痕》第四回、第三十二回、《燕京岁时记・正月灯节》、《梼杌闲评》第二十一回、《近世社会龌龊史》第二十回、《清朝别裁集》卷九;
- 「棉花火药」,出处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志一百十五、《丹忠录》第二十八回。
除了「红门花火记」可能和烟花搭边,其他那根本就是花归花,火归火。因此,从传统描述的习惯来讲,中国人是不太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将烟花称作「花火」的。
那电影中这样的称呼就显得非常奇怪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可以看 知乎回答。
虚空打靶
官方微博 1 月 28 日在 这条微博 中说:
近期,部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有关电影《满江红》的不实信息并大量传播,严重危害了影片的合法权益,现正式对以下造谣者提起诉讼。
目标是:
被诉讼的用户有如下回应:
@沈逸 表示:我的微博能够引起片方的重视有些受宠若惊。起诉是权利,应诉是法律义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相信片方能够在庭审环节以严谨证据来回应关切说明真相。法院见!
@屠龙的胭脂井 表示:跟沈逸老师一起应诉。此外,说了关联交易,到时候法院立案,为了应诉,会请专业第三方团队对满江红财务进行尽调和审计。
「网络虽然不是法外之地,但是也不是滥用权利的地方。」
@喵斯拉大王二号机 表示:天日昭昭。
@平原公子赵胜 表示:我非常期待和他们对簿公堂,好好研究一下《满江红》的投资方合同,看看到底电影成本是多少、营销宣发是多少、演员片酬是多少、分账是怎么分的(既然要告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要求查一查你们的帐很合理吧?)。
关于这个诉讼的动作,有这样一个解读:
人们质疑的「偷票房」之类不公平竞争行为,我并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拿不出可靠的证据,所以姑且称它「莫须有」好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片方有必胜的信心,又有钱,聘请一个专业的法务是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的,所以这件事多半会不了了之,但是官方微博在 1 月 30 日又表示:
没有接受采访,已在诉讼流程中。
追究到底,还原真相。
那我会非常期待双方能打成什么样子。倘若一部以《满江红》命名的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秦桧,那艺术效果绝对是拉满的,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