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在得到观众的欣赏后才算最终完成,每个人都可以因自己的阅历而有不同的解读。不管张艺谋导演是否有这方面考量,我要谈谈我的感想。
对于选角、宣发等问题,我希望张艺谋的情况是「有缺点的战士」,而不是「完美的苍蝇」,否则就是对电影「精忠报国」主旨的最大讽刺了。
回顾历史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宋代的历史可以说是每一个汉族人心中的痛,《满江红》(无论是电影还是岳武穆的词)触到了爱国者心中这块最柔软的地方。为什么?
打从秦统一六国,我们的主体民族就已融合在一起,再不能分彼此,中华儿女始终存在一种向心力,使得我们在分裂后渴望统一,并且乐于处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而鲜见分离心。我们出国,无论自己的省份经济有多好,从未生出过脱离大家庭而独立的想法,从来说自己是中国人(当然台独、港独等不算在内)。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当前的执政情况无关,因为我们的心中存着那样厚重的历史,我们都带有祖先共同的记忆。这种认同既是语言,也是文化,还有历史,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复合体,同那种只有三百来年历史,靠「自由」口号招揽人的国家完全是两码事。
何谓「中」?西周何尊铭曰: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其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为「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非中心的叫什么呢?统称叫「四夷」,具体来说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以清朝时候,管外国侵略者叫「夷人」,也就是「东边来的野蛮人」,为什么是东边呢?因为海岸线在东边,侵略者是坐船来的。后来才改用比较中性的「洋人」来称呼他们。
也就是说,自周开始,中华民族就有以己为正统的想法,汉朝已有「一汉当五胡」的说法。这种想法伴随着文明的先进性一直到隋唐,达到巅峰。彼时遣隋使、遣唐使络绎不绝,朝鲜地区的人民以来中国做官为荣,日本岛国的贵族以会说汉语为荣,万国来朝,天下之中是也。哪怕是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北朝都以在文化上向汉人统治的南朝看齐为目标,无论是北魏孝文帝的太和改制,还是其后王褒入关在文化上掀起的轰动,都代表着汉文化对周边所有民族的绝对优势和统治力。然而,唐代颠覆,五代十国中夹杂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正统的想法逐步地受到了损害。宋朝得国不正,自然要防着武将也上演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戏码,后来果然因为武力不足,被辽、金等打得节节败退,以至于俯首称臣,乃至皇帝都被掳走,真是奇耻大辱!堂堂大一统的宋朝,到最后成了偏安长江南岸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地方性政权,不亦悲乎?
然而彼时的中华政权虽然军事上弱,但是文化上仍然是绝对强势的,于是,在南宋被蒙古铁蹄踏碎以后,元朝的皇族一个个开始热衷于汉文化,舞文弄墨起来。元世祖忽必烈还专门提醒皇族,不要过度沉迷汉文化,要坚守本族文化,奈何当时的汉文化属于降维打击,又岂是忽必烈能拦阻的呢?赵孟𫖯,宋朝皇族后裔,本是在元代地位最低下的「南人」,也因为文化上的原因,官做得极大。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极为低下,本名叫「朱重八」,也知晓民族大义,明白华夷之辩,要纠正这个扭曲的朝代。他颁布了由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开头就是这么一句: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说白了就是觉得元朝统治者属于「沐猴而冠」,这种文化上的优势心理,已是彰显得淋漓尽致了。不过明朝开国时候,打了很久的仗,民生也凋敝,愣是想要恢复中华文化巅峰时期的迹象,根本不现实,所以文化上走向了一种模拟主义,甚至是复古主义,也就是去模仿唐宋盛世时的文化表象,而不考虑产生那种文化巅峰的经济基础因素。后面的事情自不必说,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自然一面要将强势文化中的硬骨头砍掉,同时断掉强势文化的根,下面请允许我略微列举一些1:
扬州十日(1645 年 5 月 20 日——1645 年 5 月 29 日):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满清军对扬州城内汉人展开了大屠杀,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 80 万具。
嘉定三屠(1645 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伤亡近十万人。
江阴八十一日(1645 年):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 81 天之久,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17.2 万人。
广州大屠杀(1650 年):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兵在围城近十个月后,经过惨烈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使广州城被破,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屠城暴行,据清代官方史载,这场屠城,斩「兵民七十万余」。
……
我所观影的放映厅,一共可以容纳 287 人,则十万人就大约相当于 348 个放映厅,其他数额读者可以自己估算。除了物理上的消灭,自然不能落下精神上的消灭: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已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顺治帝施文字狱 7 次,康熙帝施文字狱 20 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 20 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 130 多次。
「康乾盛世」?胡扯!分明就是「康乾地狱」!此情此景,伴随着观看电影中同族削去「精忠报国」桥段的悲愤,我忍不住在回家路上背诵了一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面对这样一个反动政权,也难怪孙中山要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多多少少,都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正统的坚定信念和深切热爱。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是这样说的: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以汉族的历史为例,可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而多数朝代的更换,都是由于农民起义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多么光荣,多么自豪!
再看今朝
中华文化长期占据世界文明的头把交椅,是绝对正统,诞生出四大发明等了不起的成就,泽被东亚。然而,欧洲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各方面实力大幅度提升,进而各种殖民扩张,从而以一种看起来更加先进、更加文明的姿态站在清朝人面前。对于海洋民族来说,自己并不用付出多少耕耘的长期努力,而是有需要了就坐船捞一把,捕鱼如此,掠夺更是如此。一个富人,金光闪闪,可他身上恐怕除了内衣,没有几件东西是自己能说清楚来龙去脉的。
而现如今,有人倒果为因,推己及人,以为欧美部分国家的富庶是靠他们的各种「专家」提出的种种「理论」自力更生得来的,进而认为他们的文化值得学习;而他们的拳头更大,所以认他们做世界文明的正统,这恐怕是足以令人笑掉大牙的逻辑谬误了。想当初,「民主」是苏联的口号,「自由」是美国的口号,苏联倒台,美国才有了「民主」和「自由」两面旗,挥舞得十分起劲。然而,在我看来,以他们的文化,金钱、选票、传媒……什么都可以当家做主,唯独除了人民群众。这很容易解释,如果你的大部分财富并非自己劳动得来而是依靠掠夺,就必定要有比你弱小的对象可供你予取予求,那既然有了高低差,又谈什么民主呢?资本家之间要分个高下确定谁更有资格剥削,资本家汇聚成集团也要斗个不亦乐乎,而资本主义国家更是为了「剥削权」而大打出手,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性质。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反法西斯的一方加入了被殖民侵略的国家,使这场战争看起来像是有正义性而已。其滥觞,正在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泛滥和侵染,让一些国家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和动作。无数的史实和事实证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治下的世界,永无宁日。
联合国是一个试图遏制其弊端的补丁,通过种种制度将资本主义文明圈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其负面影响。然则资本主义文明力量强大,可能一开始觉得联合国机制挺新鲜,又确实有用,就装模作样一番,在一众小国面前塑造一个好形象;然而最终,其目标和联合国的追求是冲突的,于是自己想要另外提一套独立于联合国宪章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就是正儿八经的「鞑虏文化」了,我们当然要予以驳斥和驱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苏联既倒,民主的大旗自然以新中国为正统继承者。为什么中华文明是民主的?因为由农耕文明所诞生出来的道德观念就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大家都要劳动,不要想着谁剥削谁,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同时互帮互助,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拿,这也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的那种美好社会。为此,我们不仅应当贬斥当前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还应该批判继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以一种自信为正统的姿态去再认识。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荣耀!
满江「红」
红在哪?红在那颗不朽的热爱本民族和本民族文化的心。这不是狭隘的热爱,而是我们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传统,即便出身夷狄,只要认同我们的文化,同样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拥有同样的地位和权利。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排他性的民族,而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民族,而且由于它的文化是先进的、正统的,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吸引外部人加入呢?这样的民族又有什么理由不值得大家的热爱呢?人活人死,不过百年间的事;政权更迭,不过数百年就结束;但是电影中的张大等人所追求的,是将那足以铺满长江的红继续流淌下去,流进每一个士兵心里,流到每一个观众心里,让这首流传近千年的词,再次闪耀,让我们对自己的文明,产生新的体会。
岳飞之红,和整部电影应表达的宗旨,凝缩到四个字,就是「精忠报国」。然则「国」的概念并无定势,岳飞的国同赵构的国能一样吗?岳飞想要解放金人统治下的江北百姓,他的国,是完整的国土、所有的本民族百姓,所以反复北伐;赵构(宋高宗)只想要苟且偷生维持现状,他的国,就是江南这一片看上去歌舞升平的地盘,金人那是万万不能招惹的。两人的立场不一样,也无怪乎岳飞最终被害死,因为岳飞为国尽忠的行为,并不符合赵构的利益。我们的「国」往往和「家」联系在一起,「国家」「家国情怀」等等,这里的「家」不仅是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物质条件,同时也指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前文所述的民族、文化、历史等要素的混合体。哪怕在「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陆沉年代,由于还有那么多前赴后继的革命前辈心中有这个精神上的家国,才又最终在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一个真实存在的新中国,发展到今日。谈到这里,电影的悬疑元素重要吗?我觉得它只是叙事的手段,是电影的一个小部分,《满江红》不应仅是一部悬疑片,因为仔细盘算,比较强行的剧情推进并非没有。电影应具备的核心,是讲述一个文明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道理。我写一篇影评,能随手摘来这么多古代文献,也是我们历史积淀的一个小小证明。
我也深知当前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外部挑战和内部缺陷。所以我虽处卑位而未敢忧国,撰文以陈利弊,并尝试写一点浅薄的社论。我们属于同一个具有光荣传统、悠久历史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民主,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历史上各种了不起的农民起义,都是强有力的证明。我们打心底里尊重同族的每一份子,我们也欢迎认同我们理念的人加入我们,中华民族从不是一个血统的概念,它更多的共同点在文化上。希望我们的民族能高举「民主」大旗,以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体主义精神,将一些人盲目吹捧的极端自由主义扫进历史垃圾堆。中华民族历来也是多灾多难,坚持到今天还有如此的完整性不容易,请诸君珍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若论具体的做法,我有 参政议政从大学生抓起 一文简述思路。
牢记国耻,勿忘来路;筚路蓝缕,鼎新革故。
-
更多内容自然是罄竹难书,随便搜索一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 ↩︎